六年前,我从昆实小学考入小外,看到榜单上成绩的那一刻,我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狂喜,还有一种意料之中的轻松。
当年,小外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阶段,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出来的孩子能当活字典使”。跨入校门,见到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丰满着我的看法。
初中的老师们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中,有的和蔼可亲,有的精明干练,有的温柔体贴。他们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近。
我的初中生涯充满着各种懵懂的快乐,我们在一天天成长,小外也在陪伴我们成长。我们看着昔日黄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400m标准塑胶跑道,看着前广场出现一个地球后广场开出一个台湾岛,看着总理像竖立在草坪上。初三时,我选择了直升,是因为小外承载了我太多欢乐的记忆,我相信小外,相信这里的老师认真负责,相信这里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我愿意把自己交给小外的高中。
高一时,体育馆竣工,正逢校庆45周年,我有幸参加了校庆志愿者服务工作,从而开始了我的高中社会活动。后来各种机缘下参加了很多服务工作:WELAND志愿者,社区服务,运动会,后来还加入了学生会从事宣传工作。
应该说我高中阶段最为人所知的活动就是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初三快结束时,我的英语老师推荐我去模联试试,我从而成为全年级最早加入模联的人。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模联,这项活动的普及面非常广,遍及全球,遍及大中院校。简单地说就是学生通过扮演不同国家或地区联盟,参加不同委员会,仿照联合国开会的形式讨论某议题。议题涵盖国际热点,如利比亚危机,叙利亚问题;长期诉求,如人权与发展,轻武器管制;甚至历史事件,在历史委员会中,时光倒流40年回到古巴导弹危机,重温国际力量如何斡旋。它除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口语表达能力、仪态仪表之外,还要求在台下的四处游说、应对突发事件、拉拢盟友。
记得第一次开会时这些我全都不懂,寥寥几次上台发言倒是引起全场注目把主席吓了一跳,确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后来想想很失败。我表现得太像参加演讲比赛,虽然最终呈现的的确是台上的演讲,但we cal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这种话明显缺乏自己的特色,而台下的交际活动是比台上更为重要也更为微妙的,当然后来的我有所进步,拿到杰出代表杰出代表团,但我始终不敢说我领悟到了模联的精髓。总之,在MUN待了一年之后,我发现我可能不那么适合模联,所以高一快结束时,我离开了模联,自己创办天外辩论社,应该说学校对社团活动的支持也是促成这一事件的原因之一。
再说说辩论。兜兜转转最后我发现,辩论是我热爱的一项事业。我一直觉得辩论对我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初二时参加学校第一届辩论赛,决赛惜败。那会儿还不懂得什么辩论技巧也谈不上个人风格,决赛时的对方一位学姐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乃至心理阴影的印象。在后来的十七个月里我一直在反复回忆那场比赛,反复揣摩应该如何反驳她曾让我不知所措的每个犀利论点。辩论是一项团队合作要求很高的活动,虽然模联也强调teamwork,但是team本身并不固定。辩论不同,一支队伍四个人一路打上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四个人分工合作必须明确,如果出现互相推诿,就只会是一盘散沙。它需要一个更长更周密的准备过程,所谓场上的应变,突发情况固然有,但是事前的准备须让对方的大多数论点反驳在己方的预料之中。这需要队内成员经常在一起头脑风暴一起讨论,绝非一人可以代劳。
高一时参加第二届校园辩论赛,十七个月之后半决赛里我们与那位学姐狭路相逢。虽然我的心理阴影依旧强大,但在队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克服了阴霾挺进决赛,获高中组冠军,我个人获得最佳辩手。比赛即修心,赛后我的个人风格开始转变,不再那么迫切那么犀利那么容易激动,我开始希望把场上机会让给队友,而自己更加享受这准备本身的过程。后来我们代表学校参加天津市高中生辩论赛,获得全市第三名。
借学校鼓励学生社团之机,我和我的搭档创办了天外辩论社。我们发展了二三十人的社团,全部工作,包括宣传、组织纳新、联系教室、准备活动内容、组织活动都由我们一手操办。我们还参与筹办了第三届校园辩论赛,并担任学生评委。第三届比赛成功发动全校师生,首次实现以自然班为单位组队。
在小外,我们可以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到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学访,初三毕业后每年级还有两名学生可以免费参加美国的Camp Sunrise太阳升夏令营。高二的暑假,我和另外三名同学有幸代表天津市,赴日本四日市参加天津、四日市、美国长滩的友好交流活动。活动以环保为主题,在9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污水处理设施、工厂的回收利用设备,以及日本的公害处理历史展览,了解到很多具体的废弃物处理细节,增强了环保意识。最后一天的展示会更是体现文化交融的大舞台:美国学生提议跳舞,日本学生负责编舞,而最后我们用身体排出的“水”字造型则出自我的创意。
小外是一所语言学校,但是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个让你开掘潜力、发现闪光点的平台。小外给我机会培养我学习以外的能力,如课堂上老师组织的即兴演讲、之前提到的各种课余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本校学生在高校的保送及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有了平时的积累,我在今年的保送考试中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我愿秉承小外的开放校训,更好地发挥我的特长。